![]() |
![]() ![]() |
“無縫天衣”宇航服,無論是艙外衣還是艙內衣,都必須要嚴格符合這樣的要求:首先要有良好的保暖性能,無論是在高溫環境或低溫環境,都能使宇航員保持恒溫舒適的環境;第二,封閉性能要好,在宇航服中需要充氣加壓,保持一個大氣壓強的環境;第三,要求具有防宇宙射線輻射,經受微小隕石打擊的能力;最后還要靈活機動,重量要輕,以利于宇航員的行走。除了這些,還要求防火、防脹、防變形,外觀還要美觀……
你知道嗎?一件登月“太空宇航服”,竟有15層之多。真可謂“層層設防”,是真正現代科技的“無縫天衣”!從性能看,主要有以下5道防線:
第一道為內衣層,要求又輕、又軟、又有彈性,能傳熱、又能透氣。這里有一條奇妙的腰帶,藏有一套復雜的微型監測系統,負責生理上(心率、體溫、呼吸)各種數據的記錄,以及太空服內部的溫度,輻射劑量的數據,作為對宇航員的動態監控。
第二道為調溫層,用的是新技術“熱管液體調溫”,在這一層排列有大量聚氯乙烯細管,管中流有一種液體,通過液體的流動可以調節太空服的溫度,效率很高。溫度有三個檔次可供選擇,由宇航員自己控制。
第三道為加壓層,是用特種橡膠制成的密封充氣層,充滿一個大氣壓強的空氣,因為在宇宙真空中必須防止低氣壓。
第四道為約束層,有兩個作用,把第三層約束成衣服外形,同時協助最外層抵御微小隕石的襲擊。它還有極好的隔熱效能,阻止內外熱量交流。
第五道為保護層,利用特殊合成纖維制成的高強度“防彈衣”,要抵御像導彈一樣飛來的微小隕石的襲擊,又要能吸收宇宙射線的能量。在研制“無縫天衣”太空服中,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花費了大量精力,對各種新材料進行試驗,挑選符合要求的材料。最后成功制成了“登月太空服”,上面是透明的頭盔,加上背上的“旅行背包”,一共有100多千克。
這個“旅行背包”可重要了,它是一個完整輕便的生命維持系統,后背上的生命維持裝置包括氧氣瓶、水罐、通風裝置以及泵和過濾裝置,一個調節空氣和冷卻水溫的調節器以及一組高效銀-鋅電池。氧氣用于呼吸、宇航服內的通風和產生壓力。在“旅行背包”的下端是一個備用的氧氣包和兩個球形的氧氣罐(在主要裝置失靈時,它可提供30分鐘的氧氣)?!奥眯斜嘲钡纳隙耸且粋€帶天線的無線電設備,可以保持與地面進行聯系。宇航員通過胸部的控制器,控制和調節生命維持裝置,這就像按動快門那樣簡單。
你看,如此復雜的太空宇航服與外界完全隔離,必須絕對是“無縫天衣”,如果有一絲縫隙,那將直接威脅宇航員的生命安全!